十月初一送寒衣有什么讲究(服祭是什么意思)
资讯
2023-11-21
99
1. 十月初一送寒衣有什么讲究,服祭是什么意思?
吉服
包括服饰上的绘画和附带的护身符等吉祥物。如“十二生肖服”、“丹风朝阳服”、“麒麟送子服”、“八仙祝寿服”、“莲花帽”、“虎头鞋”等等。古人的吉祥服多表现在儿童服饰上。如在广大农村,10周岁以下的儿童一般都有所谓的“百家衣”。
它们是用亲戚邻里赠送的各类花布缝制的。颜色鲜艳,格调奇特,图案别致。村民俗信“百家衣”可以驱邪、护身、防灾,确保万事如意。此外,还有银项圈玉锁之类的佩物。目的在于保命护魂,免遭游鬼伤害劫持。
祭服
过去民间的宗教祭祀活动极其繁杂,祭祀对象也极其众多,诸如祭祀的自然神祇有天神,地神,日、月、星神,风、雨、雷、云、水、火神等;祭祀的人文神柢有玉皇、老君、王母、佛祖、菩萨、太岁、阎王、福、禄、寿、喜神、财神、门神、灶神等,不胜枚举。
凡在庄重的集会祭祀场合,都要穿特定的祭服,早在汉代,就有这方面的服制。清代至今,凡祭服一般要求必须穿洁净的衣服。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落,要求大家穿上新衣,年长者要穿青布长袍,戴青缎小帽。而主持祭祀的巫师、阴阳,或家族长、村头,其穿着打扮更是讲究。
巫师和阴阳主祭时,常穿道袍,一般是黄、皂两色,胸前正中绘太极八卦,左上角临肩头处绘太阳鸟,右上角临肩头处绘蟾蜍。其他地方是用卦爻组合的图案。家族长或村头主祭时,亦穿宽袍大袖的祭服,无图案,系清一色的团花锦缎。下穿宽裤,用青丝绑腿缠住裤脚,足穿布鞋或麻鞋。
寿服
寿服是指老人离世时所穿的衣服。它既代表本人在阴间继续生活的消费水平,又象征家人对其一生辛劳所做出的最后一次完整的回报。在民间,一个老人死后所穿的寿衣比他(她)生前所穿丰厚富丽得多。
一般情况下,所穿寿衣是单、夹、棉三套。有的老人生前喜欢袍子或裙子的,死后还要附身带上袍或裙子。帽子是必定要的,即使他一生从未戴帽子。鞋袜一般是布鞋和线袜,各一双即可。老人去世后,每年农历十月初一,还要送寒衣,以补充亡灵越冬衣物的不足。
寿衣的用料及做工十分考究,男人穿自绸衬衣,半圆领,对襟,暗色团花。其下穿贴身棉汗衫,其上穿青色团花外套。棉衣仍以袍、袄为主,青色团花。妇女穿戴比男人多而艳,基本上是以她生前的好恶为标准,选择较高档的衣料,请心灵手巧的妇女手工制作。棺内殉葬的衣物装饰品、化妆品多数是她生前未享受过的。
2. 2023年寒衣节是哪一天?
寒衣节是十月初一。
中国传统节日
寒衣节,又称“十月朝”、“祭祖节”、“冥阴节”、“秋祭”、“十月一”,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,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,纪念仙逝亲人,谓之送寒衣。[1]
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,古时有授衣、祭祀、开炉等习俗,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。这一天,妇女们要拿出棉衣,送给在远方戍边、服徭役的亲人,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,逐渐发展为祖先、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。[5]
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,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记载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,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,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,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“授衣节”。由于十月刚入冬,九月授衣过早,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。[2]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、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“鬼节”。
3. 阴历十月初一为什么都要去忌坟那?
农历十月初一为治酒、烧纸、焚香、祭奠亡灵和扫墓的日子。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,农村多于此日上坟拜墓。 十月一日,为送寒衣节。这一天,人们注重祭奠先亡之人,谓之送寒衣。与春季的清明节,秋季的中元节,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“鬼节”。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 孟姜女新婚燕尔,老公就被抓去服谣役,修筑万里长城。秋去冬来,孟姜女千里迢迢,历尽艰辛,为丈夫送衣御寒。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,还被埋在城墙之下。孟姜女悲痛欲绝,指天哀号呼喊,感动了上天,哭倒了长城,找到了丈夫尸体,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。因此时值农历的十月初一,被人们称之为“送寒衣节”。
4. 10月初一是不是鬼节?
是
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,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,也有人把它称为鬼节。寒衣节和清明,中元节一样需要祭祀先祖。农历十月初一,谓之“十月朝”,又称“祭祖节”,为送寒衣节。亦称冥阴节,这一天,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,谓之送寒衣。与春季的清明节,秋季的中元节,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“鬼节”。5. 我们这里有吃饺子送寒衣烧纸钱的风俗?
有,在北方一些地区,上坟烧纸分四个节日。
一、 清明节,一般城市公墓都是水泥石头做的,需要扫扫墓,搞搞卫生,向故人献花祭祀。
在农村地区,大部分都是土坟。因为一年四季,风吹雨淋,坟头的土会有不同程度的流失。所以,后人在清明节去祖坟弄一些土,每个坟头添上一些新土。把流失的土补上,同时显得坟头干净整洁。
二、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意义的中元节,俗称鬼节,即阴间的节日。人们带上纸钱,贡品去祖坟为故去的先人祭祀过节。
三、农历十月一日也是活着的人为故去的人烧纸钱的日子,或许象题主所说为故去的人送些钱,买些冬季所需。
四、春节,十里不同风,我们地区大年三十或大年初二带上贡品、纸钱、鞭炮到祖坟。摆上贡品,烧完纸钱,在长辈坟前磕头拜年,然后鞭炮齐鸣,等于为故去之人过年了。
其实,大家都知道,这些都是民间传统风俗。至于大家所做的一切,故去之人能不能看见,贡品能不能吃到,纸钱能否收到,不做讨论。但人们都是带着对故去之人的缅怀与崇敬而做,以求心安和对自己心灵的慰藉。
故去之人走了,活着的人还要好好的活着。人没了,烧多少纸钱,送多少贡品也换不回生命。所以,还是趁活着的时候珍惜生命,尽自己所能多为长辈尽孝,少留一些遗憾为好!
6. 农历十月一日是什么日子?
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?你们当地有什么讲究?
其实,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节日,也没什么讲究。
只记得在老家时,那年我六岁,也是六十年前的事了。那年阴历九月二十九,爷爷就和大伯忙起来;原本家里是比较困难,吃了上顿还得想着下顿,突然忙起来,当小孩子的就在人群里钻来钻去,时不时的就叫大人训一顿;爷爷不知从那里买来的猪头,自己家又杀了一只鸡,买来白面,三十晚上妈妈蒸了馒头,大娘在土炕上剪纸衣服。妈妈的馒头蒸好了,我想吃,妈妈打了我几下,告诉我:“这是上供的,上完供再给你;”大娘的三个孩子也好不到那去,也叽叽歪歪的被大娘给打了。
第二天,也就农历十月初一,大概是阳历十一月十几了,大地上已经铺了一层薄薄的小雪;爷爷领着我带着大伯,小叔,还有我大伯家的大哥,大哥大我四岁,大伯和小叔挑着供品,来到祖坟上。只见坟上爷爷的大哥和二哥,领着自己的家人正在烧纸呢。爷爷他们是哥仨,爷爷最小。坟上大小二,三十座,排成六排,最北边山顶上的坟最大,但是孤坟,往下排就多了有四五座的,有五七座的;爷爷领着大伯和小叔,在爷爷的爷爷的坟上和爷爷的父亲母亲的坟前,还有我的父亲坟前(我四岁时父亲意外死亡),摆上供品,并跪下烧纸,烧纸衣服;当时小不懂事,爷爷叫叩头就叩头,叫烧纸就烧纸,叫烧纸衣服就烧纸衣服;烧完下山时,爷爷给我和大哥一个人一个馒头和一个鸡大腿;我和大哥狼吞虎咽的吃起来。回到家才知道,这次是爷爷哥仨商量好了的,也知道了是祭祖的日子,是怕逝去的人冬天没有衣服穿,给他们烧(捎)衣服不让他们冻着。过了春节,母亲就带着我坐着火车,去了好远好远的地方,进了另一家;从此,这些事情忘的一干二净,另一家也没有这么多说道。
直到今天题主提出这一问题,我查了资料才知道,农历十月初一是“祭祖节”,又称“鬼节”,“烧衣节”也称“寒衣节”;而且,是始于秦朝统一中国以后。
7. 这天是什么日子?
听村里的老人说,马上就要农历十月初一了。在笔者的家乡这边有些老人到了初一、十五都会去寺庙里烧香。有些老人还说,“冷不冷,就看十月初一”了。
那这话是什么意思?十月初一又是什么日子?它和冬季冷不冷又有什么关系呢?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十月初一是啥日子?在农村里,不少老人记录一些重大日子都是看农历的。比如谁家里有人过生日了,谁家乔迁、子女结婚等等,他们都是以农历的日子来记录的。也是因为这些原因,就算有些老人没什么文化,但是对记录农历的一些日子却几乎是“滚瓜烂熟”了。之前我也很好奇,有些人家里连日历都没有,他们都是如何记录日期的呢?后来问了一下才知道,原来基本都是看月亮的圆缺。现在已经是农历的九月底了,马上就要迎来十月份了。而在10月25日这天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一。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很普通的一天,但是在北方很多地区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——寒衣节。寒衣节是在农历的十月初一这天,因此也叫它“十月朝”、“十月一”,有些地方也叫它“祭祖节”、“冥阴节”、“秋祭”等,这同样是我国一个流传历史悠久的传统祭祀节日,它和清明节、中元节一起并称为“三大鬼节”。而在寒衣节这天,最主要的习俗就是人们会在这天会祭扫烧献,以此来纪念去世的亲人,谓之“送寒衣”。据了解,最初的时候寒衣节是在农历的九月份,这个是起源于周朝的古老节日,在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记载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,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,妇女们就要拿出棉衣,送给在远方戍边、服徭役的亲人,后来就演变成了为祖先、过世的亲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。但因为到了农历十月份才开始入冬,而九月份的时候送寒衣有点早,于是在宋朝的时候这个节日就被十月朔日,即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。十月初一寒衣节和冬季冷不冷有啥关联?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,但是农民又都是靠天吃饭的。一年粮食收成的好坏,很多程度上取决于“老天爷”的脸色。而为了吃饱饭,古人在长期和大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,也是发现了一些规律,于是就把这些规律、经验总结成为了俗语、农谚,就是为了给后人参考。寒衣节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,并且古人认为寒衣节到了,天气就开始入冬了,于是也发现了这一天的天气对后面天气也有一定的影响,或者说是预兆,自然就有了“冷不冷,且看十月初一”这样的说法。①十月初一阴,柴炭贵如金。字面的意思也很简单,说的是如果在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这天是阴雨天,那么当年的柴炭就会非常的昂贵。其深层的意思是说,寒衣节当天如果是阴雨天,预示着冬季就会偏冷。而在古代取暖、烧火都是用柴炭的。古人用“贵如金”这样夸张的说法,就是为了凸显出当年冬季的寒冷程度。②十月初一晴,皮匠婆娘嫁得成。说的也是在寒衣节当天是晴朗的好日子,这样皮匠就会没有什么生意,养不起婆娘而可能会改嫁。之所以这样说,当然也是夸张的说法。因为在寒衣节这天是晴天,预示着冬季也是干旱少雨雪,这样冬季就会偏暖和。而皮匠就是给人做皮衣、皮棉袄和皮靴子的,天气暖和做这些的人就少了。相反,如果十月初一这天是阴雨天,那么冬季就会偏冷,这也就是农谚所说的“”十月初一阴,皮匠婆娘穿戴金”。类似的农谚还有“立冬无雨一冬晴,没有十月初一灵”的说法;意思也是差不多的,如果在立冬这天没有下雨,冬季就会以晴暖为主。而且这一天来看冬季的雨雪多少和冷暖程度,还没有十月初一寒衣节这天准确率高。在笔者的家乡也有“十月初一晴,单衣过寒冬”的说法,即寒衣节这天是大晴天,冬天偏暖,穿单衣也能过冬了。③寒衣立冬后,必定是灾年。这是通过寒衣节是在立冬节气前,还是在立冬节气后来判断来年粮食收成好坏的。意思是说如果寒衣节在立冬节气之后,那么来年的粮食收成就不会太好。相反,如果寒衣节在立冬节气前,那就是正常的年份,粮食会迎来丰收。因为古人认为寒衣节是冬季的开始,到了寒衣节之后天气就开始冷起来了。但如果立冬节气已经到了,它也是表示冬季来临了。可是这个期间天气还比较暖和的话,这一年的冬季就来得晚,较往年的冬季就会偏短,而这样的话第二年的春天容易出现倒春寒,古人把倒春寒天气现象视为灾害,它会导致很多农作物受到冻害而死亡,这样农作物肯定会减产。关于通过十月初一来预测倒春寒的农谚,还有一句“十月初一晴一天,来年三月霜雨雪”,意思是说十月初一是晴天,这样冬季偏暖和,而“该冷不冷,不成年景”,这样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就会出现霜雪天气,也就是俗称的“倒春寒”天气现象。今年的寒衣节是在10月25日,立冬节气却是在11月7日,明显寒衣节是在立冬节气前,预示着明年会是丰收年。写在后面在过去民间确实认为,十月初一这天晴天,预示着冬季晴天为主,天气偏暖和,但是在来年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现象,提醒农民要提前做好准备。但如果十月初一这天是阴雨天,那么冬季以雨雪天为主,这样下雨降雪多,自然温度偏低。这样人畜虽然难熬,可是对农业却是有利的。十月初一寒衣节到了,老人说“冷不冷,且看十月初一”,你认为它说的还有道理吗?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农谚呢?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!
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!联系邮箱:ynstorm@foxmail.com 谢谢支持!
1. 十月初一送寒衣有什么讲究,服祭是什么意思?
吉服
包括服饰上的绘画和附带的护身符等吉祥物。如“十二生肖服”、“丹风朝阳服”、“麒麟送子服”、“八仙祝寿服”、“莲花帽”、“虎头鞋”等等。古人的吉祥服多表现在儿童服饰上。如在广大农村,10周岁以下的儿童一般都有所谓的“百家衣”。
它们是用亲戚邻里赠送的各类花布缝制的。颜色鲜艳,格调奇特,图案别致。村民俗信“百家衣”可以驱邪、护身、防灾,确保万事如意。此外,还有银项圈玉锁之类的佩物。目的在于保命护魂,免遭游鬼伤害劫持。
祭服
过去民间的宗教祭祀活动极其繁杂,祭祀对象也极其众多,诸如祭祀的自然神祇有天神,地神,日、月、星神,风、雨、雷、云、水、火神等;祭祀的人文神柢有玉皇、老君、王母、佛祖、菩萨、太岁、阎王、福、禄、寿、喜神、财神、门神、灶神等,不胜枚举。
凡在庄重的集会祭祀场合,都要穿特定的祭服,早在汉代,就有这方面的服制。清代至今,凡祭服一般要求必须穿洁净的衣服。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落,要求大家穿上新衣,年长者要穿青布长袍,戴青缎小帽。而主持祭祀的巫师、阴阳,或家族长、村头,其穿着打扮更是讲究。
巫师和阴阳主祭时,常穿道袍,一般是黄、皂两色,胸前正中绘太极八卦,左上角临肩头处绘太阳鸟,右上角临肩头处绘蟾蜍。其他地方是用卦爻组合的图案。家族长或村头主祭时,亦穿宽袍大袖的祭服,无图案,系清一色的团花锦缎。下穿宽裤,用青丝绑腿缠住裤脚,足穿布鞋或麻鞋。
寿服
寿服是指老人离世时所穿的衣服。它既代表本人在阴间继续生活的消费水平,又象征家人对其一生辛劳所做出的最后一次完整的回报。在民间,一个老人死后所穿的寿衣比他(她)生前所穿丰厚富丽得多。
一般情况下,所穿寿衣是单、夹、棉三套。有的老人生前喜欢袍子或裙子的,死后还要附身带上袍或裙子。帽子是必定要的,即使他一生从未戴帽子。鞋袜一般是布鞋和线袜,各一双即可。老人去世后,每年农历十月初一,还要送寒衣,以补充亡灵越冬衣物的不足。
寿衣的用料及做工十分考究,男人穿自绸衬衣,半圆领,对襟,暗色团花。其下穿贴身棉汗衫,其上穿青色团花外套。棉衣仍以袍、袄为主,青色团花。妇女穿戴比男人多而艳,基本上是以她生前的好恶为标准,选择较高档的衣料,请心灵手巧的妇女手工制作。棺内殉葬的衣物装饰品、化妆品多数是她生前未享受过的。
2. 2023年寒衣节是哪一天?
寒衣节是十月初一。
中国传统节日
寒衣节,又称“十月朝”、“祭祖节”、“冥阴节”、“秋祭”、“十月一”,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,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,纪念仙逝亲人,谓之送寒衣。[1]
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,古时有授衣、祭祀、开炉等习俗,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。这一天,妇女们要拿出棉衣,送给在远方戍边、服徭役的亲人,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,逐渐发展为祖先、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。[5]
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,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记载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,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,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,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“授衣节”。由于十月刚入冬,九月授衣过早,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。[2]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、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“鬼节”。
3. 阴历十月初一为什么都要去忌坟那?
农历十月初一为治酒、烧纸、焚香、祭奠亡灵和扫墓的日子。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,农村多于此日上坟拜墓。 十月一日,为送寒衣节。这一天,人们注重祭奠先亡之人,谓之送寒衣。与春季的清明节,秋季的中元节,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“鬼节”。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 孟姜女新婚燕尔,老公就被抓去服谣役,修筑万里长城。秋去冬来,孟姜女千里迢迢,历尽艰辛,为丈夫送衣御寒。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,还被埋在城墙之下。孟姜女悲痛欲绝,指天哀号呼喊,感动了上天,哭倒了长城,找到了丈夫尸体,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。因此时值农历的十月初一,被人们称之为“送寒衣节”。
4. 10月初一是不是鬼节?
是
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,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,也有人把它称为鬼节。寒衣节和清明,中元节一样需要祭祀先祖。农历十月初一,谓之“十月朝”,又称“祭祖节”,为送寒衣节。亦称冥阴节,这一天,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,谓之送寒衣。与春季的清明节,秋季的中元节,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“鬼节”。5. 我们这里有吃饺子送寒衣烧纸钱的风俗?
有,在北方一些地区,上坟烧纸分四个节日。
一、 清明节,一般城市公墓都是水泥石头做的,需要扫扫墓,搞搞卫生,向故人献花祭祀。
在农村地区,大部分都是土坟。因为一年四季,风吹雨淋,坟头的土会有不同程度的流失。所以,后人在清明节去祖坟弄一些土,每个坟头添上一些新土。把流失的土补上,同时显得坟头干净整洁。
二、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意义的中元节,俗称鬼节,即阴间的节日。人们带上纸钱,贡品去祖坟为故去的先人祭祀过节。
三、农历十月一日也是活着的人为故去的人烧纸钱的日子,或许象题主所说为故去的人送些钱,买些冬季所需。
四、春节,十里不同风,我们地区大年三十或大年初二带上贡品、纸钱、鞭炮到祖坟。摆上贡品,烧完纸钱,在长辈坟前磕头拜年,然后鞭炮齐鸣,等于为故去之人过年了。
其实,大家都知道,这些都是民间传统风俗。至于大家所做的一切,故去之人能不能看见,贡品能不能吃到,纸钱能否收到,不做讨论。但人们都是带着对故去之人的缅怀与崇敬而做,以求心安和对自己心灵的慰藉。
故去之人走了,活着的人还要好好的活着。人没了,烧多少纸钱,送多少贡品也换不回生命。所以,还是趁活着的时候珍惜生命,尽自己所能多为长辈尽孝,少留一些遗憾为好!
6. 农历十月一日是什么日子?
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?你们当地有什么讲究?
其实,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节日,也没什么讲究。
只记得在老家时,那年我六岁,也是六十年前的事了。那年阴历九月二十九,爷爷就和大伯忙起来;原本家里是比较困难,吃了上顿还得想着下顿,突然忙起来,当小孩子的就在人群里钻来钻去,时不时的就叫大人训一顿;爷爷不知从那里买来的猪头,自己家又杀了一只鸡,买来白面,三十晚上妈妈蒸了馒头,大娘在土炕上剪纸衣服。妈妈的馒头蒸好了,我想吃,妈妈打了我几下,告诉我:“这是上供的,上完供再给你;”大娘的三个孩子也好不到那去,也叽叽歪歪的被大娘给打了。
第二天,也就农历十月初一,大概是阳历十一月十几了,大地上已经铺了一层薄薄的小雪;爷爷领着我带着大伯,小叔,还有我大伯家的大哥,大哥大我四岁,大伯和小叔挑着供品,来到祖坟上。只见坟上爷爷的大哥和二哥,领着自己的家人正在烧纸呢。爷爷他们是哥仨,爷爷最小。坟上大小二,三十座,排成六排,最北边山顶上的坟最大,但是孤坟,往下排就多了有四五座的,有五七座的;爷爷领着大伯和小叔,在爷爷的爷爷的坟上和爷爷的父亲母亲的坟前,还有我的父亲坟前(我四岁时父亲意外死亡),摆上供品,并跪下烧纸,烧纸衣服;当时小不懂事,爷爷叫叩头就叩头,叫烧纸就烧纸,叫烧纸衣服就烧纸衣服;烧完下山时,爷爷给我和大哥一个人一个馒头和一个鸡大腿;我和大哥狼吞虎咽的吃起来。回到家才知道,这次是爷爷哥仨商量好了的,也知道了是祭祖的日子,是怕逝去的人冬天没有衣服穿,给他们烧(捎)衣服不让他们冻着。过了春节,母亲就带着我坐着火车,去了好远好远的地方,进了另一家;从此,这些事情忘的一干二净,另一家也没有这么多说道。
直到今天题主提出这一问题,我查了资料才知道,农历十月初一是“祭祖节”,又称“鬼节”,“烧衣节”也称“寒衣节”;而且,是始于秦朝统一中国以后。
7. 这天是什么日子?
听村里的老人说,马上就要农历十月初一了。在笔者的家乡这边有些老人到了初一、十五都会去寺庙里烧香。有些老人还说,“冷不冷,就看十月初一”了。
那这话是什么意思?十月初一又是什么日子?它和冬季冷不冷又有什么关系呢?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十月初一是啥日子?在农村里,不少老人记录一些重大日子都是看农历的。比如谁家里有人过生日了,谁家乔迁、子女结婚等等,他们都是以农历的日子来记录的。也是因为这些原因,就算有些老人没什么文化,但是对记录农历的一些日子却几乎是“滚瓜烂熟”了。之前我也很好奇,有些人家里连日历都没有,他们都是如何记录日期的呢?后来问了一下才知道,原来基本都是看月亮的圆缺。现在已经是农历的九月底了,马上就要迎来十月份了。而在10月25日这天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一。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很普通的一天,但是在北方很多地区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——寒衣节。寒衣节是在农历的十月初一这天,因此也叫它“十月朝”、“十月一”,有些地方也叫它“祭祖节”、“冥阴节”、“秋祭”等,这同样是我国一个流传历史悠久的传统祭祀节日,它和清明节、中元节一起并称为“三大鬼节”。而在寒衣节这天,最主要的习俗就是人们会在这天会祭扫烧献,以此来纪念去世的亲人,谓之“送寒衣”。据了解,最初的时候寒衣节是在农历的九月份,这个是起源于周朝的古老节日,在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记载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,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,妇女们就要拿出棉衣,送给在远方戍边、服徭役的亲人,后来就演变成了为祖先、过世的亲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。但因为到了农历十月份才开始入冬,而九月份的时候送寒衣有点早,于是在宋朝的时候这个节日就被十月朔日,即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。十月初一寒衣节和冬季冷不冷有啥关联?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,但是农民又都是靠天吃饭的。一年粮食收成的好坏,很多程度上取决于“老天爷”的脸色。而为了吃饱饭,古人在长期和大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,也是发现了一些规律,于是就把这些规律、经验总结成为了俗语、农谚,就是为了给后人参考。寒衣节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,并且古人认为寒衣节到了,天气就开始入冬了,于是也发现了这一天的天气对后面天气也有一定的影响,或者说是预兆,自然就有了“冷不冷,且看十月初一”这样的说法。①十月初一阴,柴炭贵如金。字面的意思也很简单,说的是如果在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这天是阴雨天,那么当年的柴炭就会非常的昂贵。其深层的意思是说,寒衣节当天如果是阴雨天,预示着冬季就会偏冷。而在古代取暖、烧火都是用柴炭的。古人用“贵如金”这样夸张的说法,就是为了凸显出当年冬季的寒冷程度。②十月初一晴,皮匠婆娘嫁得成。说的也是在寒衣节当天是晴朗的好日子,这样皮匠就会没有什么生意,养不起婆娘而可能会改嫁。之所以这样说,当然也是夸张的说法。因为在寒衣节这天是晴天,预示着冬季也是干旱少雨雪,这样冬季就会偏暖和。而皮匠就是给人做皮衣、皮棉袄和皮靴子的,天气暖和做这些的人就少了。相反,如果十月初一这天是阴雨天,那么冬季就会偏冷,这也就是农谚所说的“”十月初一阴,皮匠婆娘穿戴金”。类似的农谚还有“立冬无雨一冬晴,没有十月初一灵”的说法;意思也是差不多的,如果在立冬这天没有下雨,冬季就会以晴暖为主。而且这一天来看冬季的雨雪多少和冷暖程度,还没有十月初一寒衣节这天准确率高。在笔者的家乡也有“十月初一晴,单衣过寒冬”的说法,即寒衣节这天是大晴天,冬天偏暖,穿单衣也能过冬了。③寒衣立冬后,必定是灾年。这是通过寒衣节是在立冬节气前,还是在立冬节气后来判断来年粮食收成好坏的。意思是说如果寒衣节在立冬节气之后,那么来年的粮食收成就不会太好。相反,如果寒衣节在立冬节气前,那就是正常的年份,粮食会迎来丰收。因为古人认为寒衣节是冬季的开始,到了寒衣节之后天气就开始冷起来了。但如果立冬节气已经到了,它也是表示冬季来临了。可是这个期间天气还比较暖和的话,这一年的冬季就来得晚,较往年的冬季就会偏短,而这样的话第二年的春天容易出现倒春寒,古人把倒春寒天气现象视为灾害,它会导致很多农作物受到冻害而死亡,这样农作物肯定会减产。关于通过十月初一来预测倒春寒的农谚,还有一句“十月初一晴一天,来年三月霜雨雪”,意思是说十月初一是晴天,这样冬季偏暖和,而“该冷不冷,不成年景”,这样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就会出现霜雪天气,也就是俗称的“倒春寒”天气现象。今年的寒衣节是在10月25日,立冬节气却是在11月7日,明显寒衣节是在立冬节气前,预示着明年会是丰收年。写在后面在过去民间确实认为,十月初一这天晴天,预示着冬季晴天为主,天气偏暖和,但是在来年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现象,提醒农民要提前做好准备。但如果十月初一这天是阴雨天,那么冬季以雨雪天为主,这样下雨降雪多,自然温度偏低。这样人畜虽然难熬,可是对农业却是有利的。十月初一寒衣节到了,老人说“冷不冷,且看十月初一”,你认为它说的还有道理吗?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农谚呢?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!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!联系邮箱:ynstorm@foxmail.com 谢谢支持!